棕帶蟑螂Supella longipalpa (Fabricius)
棕帶蟑螂特徵:
形態:卵鞘黃褐色,長約5mm,當中約有16個卵。若蟲頭部與前胸背板為黑色,中後胸背板則為黃棕色帶狀斑紋,腹部各節背板中央亦為黃棕色。成蟲頭部黑色,前胸背板褐色或深褐色,翅基部有明顯的一條黃棕色帶狀斑紋,是本種特徵與名稱由來。雄性成蟲體長13-14.5mm,身形較為瘦長,翅較長完全覆蓋腹部;雌蟲體長10-12mm,身形較為圓短,且翅較短未覆蓋腹部末端。
生物學: 棕帶蟑螂雌蟲產出卵鞘時,會攜帶著24-36小時,有時可看到許多個卵鞘被產在鄰近區域。體型小、速度快、甚至會做出跳躍動作,在臺灣某些地區有逐漸取代德國蟑螂,成為居家最常見蟑螂的趨勢。
食性:雜食性,偏好人類生活環境中的食品,例如含有糖跟澱粉的各種食物,都可能引來棕帶蟑螂。
生活史:屬於不完全變態類昆蟲,生活史分為分為卵、若蟲、成蟲3個階段。在熱帶地區若蟲共有6-8齡,歷時80天後長為成蟲,成蟲壽命約80天。
分布:除了寒冷地帶之外,本種廣泛分布世界各國的居家環境。
預防:防堵家中可能的洞口或縫隙,維持環境清潔,妥善保存食物,避免製造食源,是預防棕帶蟑螂的方式。大量出現時可考慮使用具有專一性的餌劑。
更多資訊:
相關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