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化學防治是在發現害蟲有大面積的為害時,或對家中物品有損壞時,不得已才使用。使用化學防治時,需要相當小心以減少對人的傷害。而在家中大多為開放空間,是否有能隔絕空氣或移至隔離區處理,亦需事先考量。且化學防治所使用之殺蟲劑分佈在空中或佈滿在地上以殺死飛行或爬行地上之昆蟲,其殺蟲效果不能持續很久。且化學防治的缺點最主要在於對身體會產生毒害,如造成呼吸道損壞,對皮膚、喉嚨和眼的刺激和致癌等影響,因此非不得已儘量不要使用化學防治。
家中常見的防蟲或殺蟲藥劑包括:
1. 防蟲劑:很多民眾喜歡在市面上購買泛稱樟腦丸的樟腦、萘丸或對二氯苯來防蟲。不論是樟腦、萘丸及對二氯苯對於害蟲只能忌避,只有在極高劑量下才有殺蟲的效果,對於人體也具有一定毒性,例如可能引起嘔吐、腹痛、腹瀉、頭痛、呼吸困難,甚至昏迷或死亡等症狀。其中萘丸對蠶豆症、鐮形細胞貧血症、或具鐮形細胞特性患者,會造成溶血現象;對二氯苯則具致癌性;樟腦則曾有文獻報導幼兒因食用1克的樟腦而死亡的案例。這類藥劑,均需謹慎使用,以避免吸入過多而中毒。
2. 殺蟲劑:常見的殺蟲劑包括無機殺蟲劑及有機殺蟲劑:
(1) 無機殺蟲劑:為不含碳原子的殺蟲劑,如硼酸、矽膠和無機氟等,其中矽膠能吸收昆蟲表皮臘質,使昆蟲失水而死;無機氟硼酸都是胃毒殺蟲劑。以硼酸為例,若被人體透過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膚進入人體,可能對肺、肝臟、腎臟、皮膚或腸胃道等造成影響。
(2) 有機殺蟲劑:為含碳原子之殺蟲劑,如有機氯 (如DDT等,均已被禁用)、有機磷 (如陶斯松)、氨基甲酸鹽類(如拜貢)、燻蒸劑(如溴化甲烷、好達勝)、合成除蟲菊精 (如賽芬寧、蚊香)、類尼古丁類(如芬普尼)、或植物性殺蟲劑(如尼古丁、天然除蟲菊精和魚藤精)等。雖然家庭用的殺蟲劑雖然有些屬低毒性,但仍具一定毒性,如果使用的量、方法、地點、時間不對,或使用的人不夠專業,殺蟲劑可能透過誤食、吸入或透過皮膚進入人體,對人體造成為害,如有機磷和胺基甲酸鹽殺蟲劑會造成人體頭痛、痙攣、胸悶、視力模糊等,甚至肺水腫、或昏迷或死亡;對哺乳動物較低毒性的合成除蟲菊精亦可能引起頭痛、喉嚨痛、嘔吐、胸悶等,甚至痙攣和昏迷,在使用時不能不小心。
(3) 昆蟲生長調節劑:利用化學藥劑來改變昆蟲的正常生長和發育,如抑制幾丁質合成,讓昆蟲無法正常蛻皮,如二福隆等;或類似青春激素作用,讓昆蟲不斷蛻皮,但永遠無法變為成蟲,或蛹無法羽化,如百利普芬、美賜平等;亦有抗青春激素,讓幼蟲早熟形成微小不育成蟲,藉此防治害蟲,如早熟素等。此類藥劑對其他生物毒性較低,且污染較少,但仍有害蟲會有抗藥性產生的問題,且所需時間通常會較長。
在使用殺蟲劑之前切記要注意幾個原則:(1)所使用殺蟲劑須為行政院環保署登記許可的環境用藥,針對不同標的昆蟲須慎選適合殺蟲劑、用量及施用方式,並充份了解殺蟲劑的特性、毒性及副作用;(2)殺蟲劑的儲存需注意不可任意分裝或更換容器,通風要良好,並經常檢查容器是否完全密閉;(3)殺蟲劑在施用前,請務必讓所有的人畜及寵物離開,相關食物須先密閉隔離;(4)殺蟲劑在使用時,須注意通風,及減少直接碰觸,並完全依照指示使用或交由專業人士施用;(5)殺蟲劑施用完畢,須緊密門窗至少30分鐘以上以達效果。要進入室內之前,須先保持通風約30分鐘,待殘餘藥劑飄散後再進入;(6)殺蟲劑施用後,常用物品以濕布或清潔劑擦拭後再使用,若人體遭到藥劑有碰觸或污染時,請儘快脫除衣物,並以大量清水及清潔劑沖洗全身;(7)殺蟲劑施用後,若有任何不適或中毒現象,請儘速就醫,並告知醫生殺蟲劑種類,與容器外所標示之急救方法。
化學防治方法是所有防治方法中的最後一道防線,非不得已,盡量不要使用,以減少對人體和環境所造成嚴重傷害。